fbpx

走出身材焦慮:穿搭也是自我修復的開始

文章指南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我這樣的身形,是不是沒有資格穿得好看?

    「我這樣的身形,是不是沒有資格穿得好看?」
    這句話,是我常常在客人眼裡讀到的隱藏訊息。

    有一位媽媽曾這麼說:
    「我怕孩子會像我一樣,要花很多時間,才慢慢學會接納、喜歡自己。」

    當下我沒有急著給她什麼建議
    只是靜靜地聽,然後想起這幾年我陪伴過的那些「非典型審美身形」的女生們。

    胖瘦只是形容詞,真正困住我們的是價值觀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胖不好、瘦才美」。
    於是當我們穿不進主流版型、無法輕易駕馭流行時,就開始懷疑自己:

    • 是不是我太大隻了?

    • 是不是我不適合打扮?

    • 我這樣會不會穿亮色太顯胖?

    • 我的肩膀太寬,是不是沒什麼衣服能穿?

    • 還是穿黑色比較保險?

    她們其實沒有不好看。
    只是,從來沒有人好好地看過她們——甚至連她們自己也不太敢看自己。

    事實是,胖或瘦,本身就只是個狀態。
    就像「高、矮」、「直髮、捲髮」,
    是中性的形容詞,本不該被賦予那麼多情緒與價值。

     

    真正讓我們痛苦的,往往不是身體的形狀,而是我們自己賦予它的意義。

    我陪伴過許多非典型身形的客人,穿搭是她們走向自信的起點

    有些人肩膀比較寬,有些人腰身不明顯;

    有人四肢纖細但腹部困擾多年,
    也有人產後身形改變,總覺得「怎麼穿都不對」。

    她們不是不認真生活、不努力穿搭,
    只是太習慣懷疑自己,太習慣把「好看的權利」留給別人。

    但在陪她們了解自己的骨骼結構、討論適合的材質與線條、
    重新配對色彩的過程中——她們不再急著遮掩,而是開始問:

    「我想穿得更好看,有沒有什麼方式適合我?」

    她們這樣的改變不是因為變瘦了,
    而是因為她們開始鬆動那個根深蒂固的想法:

    「我是不是也可以,喜歡我現在的樣子?」

    真正讓你亮起來的,不是身形瘦下來,而是開始看到自己

     

    我的客人們,從只敢穿深色、總覺得什麼都不適合自己,
    到後來開始願意試試看新的剪裁、新的顏色,然後有一天,她說:

    「我第一次知道自己也可以穿這樣的衣服。以前我從來不敢想。」

    她那時候的表情,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那種驚喜,混著一點點害羞,還有鬆一口氣的感覺——


    或許這句話,聽起來只是平常的分享,
    但我知道,只有我和她心裡明白,那句話背後的重量有多重。

    那是一種:我不用再躲起來了。

    不是只有外在要改變,內在的理解更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服務從來不只是你看到的「2~3 小時的分析」。

    而是
    我會陪你一起看見:你是怎麼卡住自己的?
    你一直否定的,真的只是身形嗎?還是你沒意識到,你其實早就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看見?

    我整合的不只是色彩、骨骼、臉型,還有你內心那個早已不知道藏到哪裡的糾結線頭

    讓你先理解自己的內在,再一步步連結到穿搭:
    什麼衣服讓你自在?什麼線條可以承接你?什麼色彩能幫你把情緒說清楚?


    形象或是穿搭,從來都不是「包裝」你。

    而是支持你活出自己的一種方式。

    真正困住我們的是那句我們沒說出口的...

    很多時候真正困住我們的,
    不是身形本身,而是「我不夠好,所以我不敢喜歡我自己。」

    但我想跟你說——你可以不用再等別人說你可以。
    你可以自己,給自己喜歡自己的自由。

    最後,給願意重新開始的你

    我會在這裡,陪你一起走這條路。

    我不會教你怎樣才能「符合大眾期待的好看」,
    但我會陪你找回你自己,並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與你一起——
    從外在看到內在,再從內在支持外在。

    我會陪你找回你自己,並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