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宏恩眼鏡 X 專業遇見專業

文章指南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一場從色彩開始的邀約,讓我與宏恩相遇

    這次的合作,是透過一位介紹人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走進中部知名連鎖眼鏡品牌──宏恩眼鏡

    因為他們引進了來自日本、以個人色彩為設計靈感的鏡框系列,初衷是希望能讓顧客透過鏡框更貼近自己的氣色與風格。

    但問題也很明確:「大部分的人對個人色彩的認識其實還很模糊,更不用說要以這個特點應用在配鏡上。

    因此,他們找到了我——
    希望透過一場真正落地的專業講座,讓第一線人員理解什麼是個人色彩,並學會如何將其轉化爲對客戶更有知識性的建議

    我想做的...是讓知識變得「用得出來」

    在這次企業內訓的規劃中,我為宏恩眼鏡設計了兩個核心方向:

    ① 個人色彩是什麼?它與氣色、樣貌、視覺印象之間的真實關聯

    我想讓同仁理解:為什麼一副「顏色正確」的鏡框,可以讓顧客整體更有精神、更立體、更修飾?這不只是因為話題,而是來自「吸收與反射原理」——這是一門能與視光專業直接對話的形象科學。

    ② 如何從「五官配置與臉型量感」,找到最適合顧客的鏡框建議法則

    不只是單靠臉型樣貌的直覺挑選,而是有方法、有結構地觀察、判斷、建議。讓每位同仁在幫客戶配鏡時,都能真正成為一位具備「美感+知識力+專業力」的顧問。

    視光專業 x 色彩邏輯,一場「彼此都很專業」的合作

    其實宏恩眼鏡的夥伴們都很厲害,每個人幾乎都有視光背景,對眼睛的構造、鏡框設計都非常熟悉。這也讓我們的合作更像是一場專業之間的交流,而不是單方面的教學。

    在舉辦講座前,我還和主管們開了會議,針對內容細節不斷來回調整,就是希望這場內訓不只知識正確,更要更能「實際使用在現場」。

    講座當天,從一開始大家對色彩還有點陌生,到後來主動提問、互相討論,甚至在我帶色布操作的時候,現場驚呼連連──我看到的不只是學習的熱情,更是「原來真的有差別」的那種火花。

    幫困擾已久的同仁挑鏡框

    有一位店員因為認為自己的皮膚偏白皙,因此平常習慣戴透明或淺色的鏡框,這樣比較不突兀。

    但觀察後發現,他是淺眉+低對比五官,戴淺框反而讓整個臉更沒重點。於是,我幫他挑了一副帶有漸層色的鏡框,一戴上,他的五官立刻更聚焦,整個人的氣質也跟著提升。
    現場的同事和他店的同事都說:「欸這真的差好多!」

    事後,他也聽取我的鏡框建議去配鏡,並和我分享Before/After,我也放在我的Instagram限動讓大家投票哪樣的他比較迷人
    (想當然爾,大家都是選擇After的他)


    每次看到大家因為我的建議變得更好,是我最喜歡看到的。

    大家的回饋,是我做這份工作的最大成就

    有夥伴私下傳訊息跟我說:

    「終於知道怎麼講得讓客人聽懂並讓他們接受我們的建議。」
    「以前總是憑感覺給他們鏡框建議,現在總算有邏輯、有方向了。」
    「你講的方式很實用,我隔天就用上了。」

    對我來說這些回饋,對我來說不只是「謝謝你來講課」,而是「我真的紮實幫助到他們成長」。
    我常說每一次的講座,我都不是要把大家變成色彩分析師,而是希望帶領著大家多認識一個工具、多一個觀察的角度,多一份說服的底氣,讓他們在顧客面前不只是「專業的視光人員」,而是「你真的有看到我」

    *感謝 宏恩眼鏡美村店、宏恩眼鏡昌平店、花旗眼鏡霧峰店、宏恩眼鏡大里店及宏恩眼鏡霧峰店,以上各店的同仁們參與

    「當你說對的話,別人才會聽得見你的專業;當你給對的建議,顧客才會真正感受到被理解。

    如果你有企業內訓、品牌活動或客戶互動工作坊的需求,歡迎與我聯繫,讓我們成就一場更有深度的活動講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