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血管顏色、金銀飾能判斷色彩嗎?破解迷思!

在網路上,很多人會用 血管顏色金銀飾品 來測試自己適合冷色調還是暖色調

例如:「血管偏綠=暖色調,血管偏藍紫=冷色調」或「戴金色飾品好看=暖色調,戴銀色好看=冷色調」。

但這些方法真的準確嗎?今天就來聊聊這些測試方式的限制,以及為什麼有時候結果會不太準確。

迷思一:血管顏色能決定你的色調?

個人色彩分析、血管分辨冷暖

看血管顏色來判斷色調」是一種常見的做法,但實際上,它的準確度相當有限,原因有幾點:

  1. 血管顏色會受到膚色影響
    血管是在皮膚下層,而皮膚本身的顏色、透明度、厚薄程度都會影響我們肉眼看到的血管顏色。

    • 皮膚白皙的人,血管通常較容易顯現藍色或紫色。
    • 皮膚偏黃或健康膚色的人,血管可能會呈現綠色。
    • 偏深膚色的人,血管則可能不明顯或顏色變化更大。

    因此,血管顏色並不是一個完全客觀的判斷標準。

  2. 血管的顏色並不是只有藍或綠
    其實,每個人手腕上的血管可能同時有藍、紫、綠等不同顏色,單憑一種顏色來決定冷暖色調,可能會忽略其他可能性。

  3. 光線與環境也會影響觀察結果
    在不同光線下,血管顏色的呈現方式會有所不同。自然光下的血管顏色,可能和室內黃光或白光環境中看到的顏色不一樣。

  4. 血管顏色僅供參考,不能作為絕對依據
    血管的顏色變化非常細微,不可能有明確的標準來區分冷暖色調。而且,人體不同部位的血管顏色也會有所不同,例如手腕、手掌或脖子,這些地方的血管顏色可能看起來不一樣。如果真的要判斷適合的色彩,還是建議透過專業的色彩診斷,而不是僅依靠血管顏色。

迷思二:金飾適合暖色調,銀飾適合冷色調?

個人色彩分析、金銀飾品

另一種流行的測試方式是金銀飾品法:「戴金色飾品好看=暖色調」「戴銀色飾品好看=冷色調」。
但實際上,這個方法也有很多局限性:

  1. 飾品的面積太小,影響力有限
    我經常跟客戶說:「衣服的顏色影響臉部色彩遠比飾品來得更明顯。
    這是因為衣服佔據的視覺面積較大,因此能大幅影響我們的膚色呈現。
    但金飾或銀飾通常只是小範圍點綴,影響力遠遠不及衣服的顏色。
    除非你戴的是歐美風格的大型耳環或厚重的項鍊,否則飾品的影響微乎其微

  2. 金色與銀色本身也有不同類型
    很多人以為「金色=暖色銀色=冷色」,但金銀色其實有不同的色調,例如:

    • 金色:淡金、玫瑰金、黃金色、深金
    • 銀色:純銀、霧銀、灰銀、鉑金、粉銀

    有些人雖然適合暖色調,但深金色可能會太重,反而淡金或玫瑰金更適合。
    同樣地,冷色調的人也未必適合高亮度的純銀,可能霧銀或鉑金會更搭配。
    這些細微的區別,簡單的金銀測試並無法準確區分。

  3. 個人色彩不只是冷暖,而是多元光譜
    個人色彩其實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並非單純的「冷色 vs. 暖色」二分法。

    甚至有些人是跨季節型,能駕馭不同季節的色彩。
    例如:

    • 夏季型的人一般適合銀色,但某些場合戴金色可能更和諧
    • 春季型的人多數適合暖色調,但有些人反而戴銀色更出色。或是

    或是
    有些人適合的色系是「粉色」。可同時駕馭「冷色調的粉色」和「暖色調的粉色」,但這在簡單的測試中很容易被忽略。

    這說明了金銀飾品的測試方式並不夠全面,更不應該作為決定色彩屬性的唯一標準。

更靈活的方式來了解自己適合的顏色

floral-way-customer-share-9

血管顏色與金銀飾品測試的方式雖然簡單,但其實誤差很大,適合作為參考,但不應該是唯一的依據。

比起單純依靠血管或飾品來判斷,還是會建議透過專業的色彩分析師協助您找出自己適合的色域和顏色屬性,一次深入了解自己適合的色彩範圍,讓穿搭、彩妝與配件都能更好地襯托個人風格。

當然如果有其他考量,也能試著透過不同顏色的服裝、彩妝、飾品來實際觀察效果,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色彩組合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走向自己的花路上。

⭣想要知道我們更多的資訊、預約、諮詢,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聯繫我們喔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