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關於骨骼診斷分析-起心動念

進修的初衷

從開業以來,我一直都有提供「體型、骨架分析」的服務。
但隨著執業這幾年,我發現有些狀況並不能完全運用我已知的專業技能來幫助客戶。


因此,我思考了許久
——該如何讓分析變得更精準、更貼近每個人的需求?


於是在去年年初,我開始與日本機構接洽,並在六月份展開遠距的線上理論課程,接著在九月份親自飛往日本,進行更深入的骨骼分析課程,希望帶回更完整的知識,提供客戶更細緻的分析與建議。

體型分析 vs. 骨骼分析:最大的不同

在講骨骼分析之前,大家應該對「體型分析」比較熟悉,例如常見的 西洋梨型、蘋果型、H 型、I 型
這些其實都是 體型分析 的範疇。體型分析跟骨骼分析的差異 到底在哪裡呢?

首先 體型分析 偏向 2D 的分析,主要是依照身體的線條來判斷適合的服裝版型。
也因為如此,我們很常聽到:「西洋梨體型最適合的裙型是 A 字裙,可以修飾胯寬的線條

但有沒有發現——

你跟朋友可能都是 西洋梨型,但試穿同一件 A 字裙,效果卻完全不同!
你穿起來非常適合你,朋友穿起來卻不如預期?或者朋友穿起來超適合,你卻覺得哪裡不對?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 體型分析只看外型輪廓,卻沒有考慮到「質感」的影響

其實,我們的身體不是只有 2D 的外型,而是 3D 的結構,包含:

膚質的質地(是細緻柔軟還是有骨感?)
肌肉型態(是緊實有線條感?還是圓潤柔和?)

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衣服的布料選擇、剪裁、垂墜感,導致即使是同樣的版型,不同的人穿起來還是會有差別。

所以,骨骼分析就是為了補足體型分析的不足,讓穿搭建議更精準!

骨骼分析到底是什麼?

分析類型 著重依據 優點 缺點
體型分析(2D) 依據身體輪廓線條分類 (西洋梨型、H 型等) 提供基礎穿搭方向 沒有考慮肌肉、質感、骨架,容易失準
骨骼分析(3D) 分析體型線條、骨架結構、肌肉形態、質感 服裝剪裁、布料選擇 、 穿搭風格、圖紋選擇 需要更細緻的分類才能真正精準

骨骼分析不只看「版型適不適合」,還會考慮:

布料選擇:同樣是 A 字裙,不同材質適合不同的骨骼類型。
版型剪裁:即使是西裝,硬挺布料 vs. 柔軟垂墜,適合的人也完全不同!

這些都是體型分析無法解釋的關鍵。

為什麼特地跑去日本進修?

目前台灣比較常見的骨骼分析,通常只有分成 三種類型

1️⃣ 直線型     2️⃣ 曲線型     3️⃣ 自然型

但問題來了——真的可以只用三種類型,來精準分析所有人的骨骼嗎?
現實是,我們每個人的骨架和肌肉型態都不一樣,光是這三種分類,其實有點太單一了。

後來,我在台灣偶然發現了一位日本老師的系統,他的骨骼分析不只是三類,而是細分到 12 種類型,並且還更進一步細部考慮 質感、肌肉型態的變因,讓分析更加精準!

這讓我決定「一定要飛去日本學習!」

因為這才是我一直在找的東西,也是我希望帶回來,真正幫助客戶的專業知識!

這篇只是簡單介紹 體型分析和骨骼分析的不同,以及 為什麼我選擇去日本進修

下一篇:日本 vs. 台灣骨骼分析,差異在哪裡?

我會詳細說明 台灣常見的骨骼分析vs. 日本骨骼分析的核心差異,讓你更清楚知道這套系統的獨特之處!

如果你對骨骼分析有興趣,記得繼續關注我的分享,我會慢慢帶大家一起探索!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走向自己的花路上。

⭣想要知道我們更多的資訊、預約、諮詢,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聯繫我們喔
返回頂端